1月10日,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广州开幕。省政协委员、市政协主席李多民建议,先进制造业发展需要城市积极融入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在与周边地区的协作中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构建制造业与服务业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广东华强电器集团生产基地
【推动区域合作 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
李多民指出,我省东西北城市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周边城市产业同质竞争,区域合作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推动先进制造业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李多民建议,鼓励引导粤东西北城市精准对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承接产业转移。他认为,应积极组织专项投资推介会,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积极引进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先进经验、管理团队,探索跨区域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机制、税收利益分享机制、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和重大承接项目服务机制。
针对湛江市已成立高标准规划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前期工作专班,暂定依托雷州、奋勇现有园区基础上规划建设主平台,启动《湛江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他恳请协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指导湛江市编制《湛江市打造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并支持湛江市遴选成为省级主平台。
其次,制造业聚焦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以扩展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为核心,以构建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抓手,以强化制造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要素为重点,以营造吸引制造业资源的综合环境为保障,构建产业发展的统一大市场。
在大力发展粤东西北本地龙头企业基础上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精准施策,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升级。深化开展产业上下游、企业间、企地间等合作,形成产业聚合优势。招商引进投资规模大、辐射范围广、带动作用强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带动产业链条上下游资源聚集,增强产业链聚合力和爆发力。
李多民还提出,加强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落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优化本地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的生态服务圈。
【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进高质量发展】
“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抢占产业未来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将是我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要求。”李多民建议多方并举推进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在健全政策体系方面,要加快出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政策, 引导地方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持续优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加强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全面部署构建以5G和千兆光网等信息通讯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为核心、以融合创新为突破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一体化工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数网、数云、云边协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集群化、智能化改造和绿色化升级,提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设施服务能力。
李多民建议,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接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端边云计算、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持续推进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关键基础软件等领域迭代创新应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相关龙头企业、高校和研究院加强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设备的研发突破。
深化重点行业融合应用。围绕我省汽车、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化工、电子信息、医药医疗等领域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促进行业提质、增效、降本、绿色、安全发展。面向重点行业产业集群、园区基地建设行业服务平台,推广通用型解决方案,面向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以点带面加速企业“链式”转型。深入实施《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树立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标杆案例,推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从而汇聚资源、凝聚共识,着力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共性难题,以数字化转型引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系统全面、分类分业推动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生态协作,形成协同的数字化转型合力。支持产业链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加速推进大中小企业协同“链式”数字化转型。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湛江市委员会│Copyright © 2016 www.gdzjzx.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南43号(524001) 投稿信箱┃zjzx#gdzjzx.gov.cn(请将#改为@)